"当马克龙高喊'欧洲战略自主'时,意大利的公开反水撕碎了欧盟共同外交的假象——这场白宫受辱后遭盟友背刺的风暴,揭露了国际博弈中最赤裸的权力算计。"
马克龙最近的日子确实不好过。短短几天内,这位法国总统接连遭遇两场外交风暴——先是在白宫被特朗普当众奚落,回到巴黎后又遭到意大利政界的集体围攻。这场跨大西洋的政治闹剧,将当代国际关系中最赤裸的权力博弈展现得淋漓尽致。
事情的导火索源自意大利副总理萨尔维尼的尖锐嘲讽。这位极右翼政客在公开场合以戏谑口吻建议马克龙"自己戴上头盔去乌克兰",并配以恶搞图片在社交媒体传播。这种针对国家元首的公开羞辱,在外交史上实属罕见。
更耐人寻味的是,作为政府二把手的萨尔维尼并非孤军作战,其言论背后站着沉默的意大利总理梅洛尼——这位被称作"欧洲最讨厌马克龙的政治家"早已在多个场合展现对法式傲慢的深恶痛绝。
两国矛盾的深层裂痕其实早有征兆。在移民政策上,意大利始终无法原谅法国2011年军事干预利比亚导致的难民潮;在经济领域,罗马方面指责巴黎通过非洲金融殖民体系(西非法郎)持续剥削前殖民地;而在欧盟内部权力分配中,梅洛尼政府更是对法德"双头领导"模式积怨已久。
今年初流出的那段议会演讲视频里,意大利女总理连珠炮般的控诉——从法国宪兵在边境遣返移民的伪善,到尼日尔铀矿童工与核电站利益的残酷对比——堪称当代外交史上最撕破脸皮的檄文。
这场风波折射出欧洲联盟的结构性危机。当马克龙试图以"欧洲战略自主"对抗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时,他不仅要面对大西洋对岸的明枪,更要提防盟友背后的暗箭。意大利的公开反水暴露出欧盟"共同外交政策"的虚幻性:在乌克兰问题上,巴黎主张的"意愿联盟"遭罗马断然拒绝;在防务建设方面,萨尔维尼直接嘲笑"马克龙式主张"不如相信特朗普调解。这种根本性分歧使得欧洲在重大国际事务中难以形成有效合力。
作为欧盟创始国的法国,如今在外交舞台频频受挫;而传统上被视为"欧洲病夫"的意大利,却通过梅洛尼-萨尔维尼组合展现出惊人攻势。这种动态印证了国际关系学者米尔斯海默的论断:中等强国往往通过制造危机来提升议价能力。意大利政府选择在马克龙国内支持率跌至23%时发难,显然深谙"趁你病要你命"的政治算计。
本文来自于百家号作者:葫芦娱乐工作室,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旨在传播优质文章,无商业用途。如不想在本站展示可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