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资本正加速回流香港:中环超甲级写字楼出租率达95%,国际金融机构广告密集亮相,外资基金经理开始学普通话——这座国际金融中心正以35.1万亿港元资产管理规模和81%净资金流入增速,重新成为全球资本配置枢纽。
在香港西九龙高铁站的出站口,美国资管巨头景顺集团的QQQETF广告牌率先映入眼帘。这个充满现代感的电子屏背后,折射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正在经历的资本回流浪潮。
来自新加坡的星展银行、香港未来资产资本等机构的广告接踵而至,形成一道独特的金融风景线。这些密集出现的国际金融机构广告,恰似一个隐喻——全球资本正在重新发现香港的价值。
中环超甲级写字楼的租赁热潮成为观察这一现象的最佳窗口。美国顶级对冲基金Point72 Asset Management以每平方英尺120港元的价格租下恒基兆业大厦四个楼层,量化交易巨头简街资本更是创下中环核心商业区数十年来单一办公室租赁纪录——18.3亿港元租下22万平方英尺楼面。这些"New Money"的涌入,使得国际金融中心(IFC)等标志性建筑的出租率飙升至历史新高的95%,与三年前疫情时期的萧条景象形成鲜明对比。
这种复苏并非偶然。恒生指数26%的年度涨幅、1094亿港元的半年IPO集资额、日均2402亿港元的成交金额,这些数字共同勾勒出香港金融市场强劲的反弹曲线。戴德梁行研究数据显示,金融及保险行业的新租赁成交占第一季度总成交的46%,成为推动写字楼市场回暖的主力军。
这些新租户对办公环境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必须是最新的超甲级写字楼,最好能俯瞰维港全景,硬件设施要体现科技感与现代感。这种偏好导致中环新旧写字楼出现明显分化,时代广场等老牌写字楼出租率仍徘徊在75%左右。
本文来自于百家号作者:葫芦娱乐工作室,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旨在传播优质文章,无商业用途。如不想在本站展示可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