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阅兵倒计时!这个“预告”必看

当战火淬炼的山河迎来盛世新生,从太行山凿出的抗战标语到长江畔崛起的金融中心,3500万英烈用生命守护的土地正哺育着14亿人的幸福。无人机航拍的挂壁公路与战士巡逻的雪山哨所,共同续写着"山河无恙"的永恒誓言。...

当战火淬炼的山河迎来盛世新生,从太行山凿出的抗战标语到长江畔崛起的金融中心,3500万英烈用生命守护的土地正哺育着14亿人的幸福。无人机航拍的挂壁公路与战士巡逻的雪山哨所,共同续写着"山河无恙"的永恒誓言。

当晨曦的第一缕阳光掠过太行山脉的峭壁,当长江的波涛拍打着三峡的岩壁,当南海的浪花轻抚曾母暗沙的礁石——这片土地上的每一寸山河,都镌刻着80年前那场血与火的抗争。2025年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日即将到来,站在历史的坐标上回望,先辈们用生命铸就的誓言仍在这片土地上回荡:“大好河山,寸土不让!”

九三阅兵倒计时!这个“预告”必看-图1

1937年卢沟桥的枪声撕裂了平静的夜空,也点燃了全民族抗战的烽火。平型关大捷中,八路军战士以血肉之躯阻挡日军精锐板垣师团;台儿庄战役里,守军与日军逐屋争夺,鲜血浸透每一块砖石;衡阳保卫战,方先觉率部死守47天,弹尽粮绝仍高呼“誓与阵地共存亡”。

九三阅兵倒计时!这个“预告”必看-图2

据战后统计,中国军民伤亡超过3500万人,平均每12秒就有一人倒下。这些数字背后,是无数无名英雄用生命丈量国土的壮举。在太行山区的悬崖上,至今残留着当年抗日军民凿出的“人在阵地在”的标语;云南松山战役遗址的焦土中,仍能挖出锈蚀的子弹壳与誓死不退的遗骨。

九三阅兵倒计时!这个“预告”必看-图3

80年沧桑巨变,昔日的战场早已焕发新生。淞沪会战的四行仓库弹痕墙被精心保存,周围已是上海繁华的金融中心;武汉会战的蛇山炮台遗址旁,长江大桥如巨龙横跨天堑;延安宝塔山下,当年的窑洞村落变成了红色旅游胜地。更令人感慨的是生态的复苏:曾经被日军“三光政策”焚毁的华北平原,如今麦浪翻滚;东北抗联战斗过的密林,已成为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的核心区。这些变迁,正是对英烈最好的告慰——他们用生命守护的土地,如今正哺育着14亿人民的幸福生活。

在新华社发起的“山河影像”征集活动中,一位老摄影家上传了组照《八十年的对视》:第一张是1938年战地记者拍摄的焦土村庄,第二张是2025年同一角度拍摄的油菜花田与光伏电站。年轻网友则用无人机航拍太行山挂壁公路,配文“你们用脚步丈量的险峰,我们已将它变成通途”。

军事博主在边境线拍摄的4K视频里,喀喇昆仑的雪山映衬着巡逻官兵的身影,弹幕刷屏“这盛世如你所愿”。这些影像不仅是地理记录,更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当镜头掠过三峡大坝、港珠澳大桥、贵州“天眼”时,仿佛能听见历史的回声:“你们看见了吗?这就是今天的中国。”

然而,和平年代的“山河守护”仍有新的考验。西藏边防战士在海拔5000米的哨所顶风冒雪,南海岛礁建设者与烈日台风为伴,塞罕坝林场三代人将荒漠变绿洲的奇迹仍在延续。

一位参加抗战老兵纪念活动的“00后”大学生说:“当年前辈们用枪保卫山河,今天我们用科技、法律和文明去延续这份守护。”从《英雄烈士保护法》的颁布到抗战遗址数字化保护工程,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实践到“国之大者”的边疆建设,这场守护从未停止。

此刻,让我们再次凝视这片土地:黄河壶口瀑布的奔涌,是永不屈服的民族心跳;泰山之巅的日出,是生生不息的文明曙光。当80周年纪念日的钟声敲响,每一帧山河影像都将成为寄往历史的明信片,上面写着——“山河无恙,国泰民安。这盛世,已如你们所愿;这未来,将由我们继续书写。”

#九三阅兵红色景点打卡#

本文来自于百家号作者:葫芦娱乐工作室,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旨在传播优质文章,无商业用途。如不想在本站展示可联系删除

阅读前请先查看【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或用户投稿,本站仅供信息存储,若本文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ngcaohe.com/news/22664.html

上一篇 2025年08月29日 21:27
下一篇 2025年08月29日 21:28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1217266901@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